返回栏目
小宁说事发现 • 正文

瑞安市文化特派员项目路演,共探“一村一品”共富密码!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4月28日,瑞安市“咱村有变化”文化特派员项目路演活动在市委党校隆重举行。19位文化特派员携带着扎根基层一年的创新成果,以“一村一策”的生动实践,共同演绎了一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群英会”。此次路演不仅展现了瑞安乡村文化的破茧蝶变,更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全市文化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文化特派员:扎根乡土的“文化使者”

自2024年5月浙江省首创文化特派员制度以来,瑞安市迅速响应,选派19名文化特派员深入乡村一线,与省、市级特派员形成联动,以“1+1+N”模式精准对接乡村需求。他们或挖掘非遗技艺,或激活文旅IP,或打造文化阵地,用“小切口”撬动“大发展”,推动乡村文化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路演风采:19个项目展现“百花齐放”

从渔家文化传承到非遗技艺活化,从文旅IP打造到乡村文化品牌塑造,文化特派员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绘就 “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的共富新图景。

派驻北麂乡壳菜岙村的文化特派员金庆伟,带来了“讲好壳菜岙故事,打造渔家文化名片” 项目。他深入挖掘当地渔家文化,通过开展“渔家烟火·海韵人文”摄影展、举办“品渔家美食,讲渔村故事”美食艺匠赛等方式,让古老的渔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派驻南滨街道柏树村的文化特派员张巧丽通过送戏曲惠民点亮老人精神生活,以诗词童谣和情景剧唤醒留守儿童自信,并整合资源打造农家书屋、创造就业岗位,让妇女儿童在文化浸润中增收暖心,实现了乡村精神共富、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的融合提升。

派驻玉海街道忠义街社区的叶慧敏依托“古韵今风·忠义传承”项目,以书法为载体,广泛开展书法培训、书法展览、迎新送福等系列活动,凝聚居民爱国爱乡情怀,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桐浦镇浦西村的文化特派员陈培培,以“活力浦西,魅力秀水”为核心,开展趣味绘本、研学活动,搭建青年社交平台,举办插画师分享会赋能职业发展思路,牵头非遗竹丝镶嵌共富工坊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让浦西村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精神共富新活力。

此外,还有多位文化特派员带来了各具特色的项目,如董田(含华洋社区)志编纂、“浙学开宗·浮沚故里”文化溯源提升项目、陈宅社区龙舟文化提升项目、“寨寮・青空” 文旅品牌提升等,这些项目紧扣乡村实际,着眼于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

专家点评: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瑞安经验”

路演结束后,来自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瑞安市奥光动漫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评委对项目进行了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文化特派员们的工作成果,并从项目可行性、创新性、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潘永塔表示,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瑞安的文化特派员们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他们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将文化种子播撒在乡村大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文化力量。

此次路演活动不仅是对瑞安市文化特派员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一次经验交流与学习的盛会。通过项目路演,文化特派员们相互启发,拓宽了工作思路;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文化建设,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汇聚了强大合力。

未来,瑞安将以文化特派员制度为纽带,持续推动城乡文化交融互促,让文化之花在乡村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20-2026 小宁说事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2021006830号-1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