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这里“玩”出成长新范式

来源:搜狐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01    

当夏日的蝉鸣与分类游戏的欢笑声交织,博学路社区“E邻妈妈”暑期成长营的系列垃圾分类活动,吸引了来自博学路社区、城北社区等数百名孩子的参与。本次绿色行动,博学路社区联合浙江申辉城市服务有限公司,以“青春智囊团”“E邻妈妈”团队、“青年党员”为主力,突破传统的分类说教,从"青春视角+游戏化学习+实践创造"重新定义环保教育的内涵。

在萧山图书馆,孩子们手持“魔法篮球”在分类游戏篮筐前,小脸上闪着专注与兴奋的光,一次次精准投掷后,响起的清脆掌声在空气中激荡;在社区“分类小管家”课堂上,五颜六色的垃圾桶模型刚摆出来,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青年志愿者用儿歌帮大家记忆:“蓝色可回收,绿色厨余香,红色有害物,灰色其他装。”孩子们跟着念得朗朗上口,还争相举手回答问题。

百余人参与的“红领巾争章”活动中,作为“青年实干家”身份参与的王栋化身垃圾分类“智能柜讲解员”,他绘声绘色的为小朋友讲解着回收箱的“秘密”,把生硬的智能回收柜变成了孩子们眼中“会分类的机器人”。通过他的讲解垃圾分类从一项任务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乐趣和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绿色行动背后跃动着一股青春的力量——一“青春智囊团”。数十名研究生、本科生以“青年实干家”的身份深度融入社区肌理,承担起活动策划、协调资源、保障执行等环节,他们与E邻妈妈携手并肩,“E邻妈妈”暑期成长营不仅成为孩子们的快乐驿站,更勾勒出新时代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作为全程参与的青年实干家,王栋的“志愿者日记”记录着本次绿色行动的创新逻辑:垃圾分类早已超越环境治理的范畴,在“E邻妈妈”,已然是培养未来公民的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理解规则意识,在智能互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在行动中理解责任和担当。

从游戏中的认知启蒙,到智能互动中的主动参与,再到课堂上的责任觉醒,“E邻妈妈”暑期成长营让垃圾分类超越了简单的行为规范,“我们分类的不仅是垃圾,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博学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宋小玲的话,揭示了这场绿色行动的核心要义。

夕阳西下,当孩子们带着学到的知识和热情回到家庭,带动着家长一起参与分类时,这份在“E邻妈妈”暑期成长营种下的环保理念,正悄然在社区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更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农发行台州分行召开退休干部专题座谈会

下一篇:没有了